發布時間:2025-09-11 07:36 文字大小: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:

鳳凰山下的小村莊越到夜晚越“熱”了。隨著江蘇省農業農村重點項目——觀山門田園綜合體在江陰市南閘街道觀山村投用,這個曾經夜晚無人光顧的小村莊,迎來了夜間客流高峰。近日,“山野MOON行”20公里夜跑賽事在這里舉行,選手們穿梭于密林、溪谷與陡坡間,感受鄉村山野的獨特魅力,這場賽事吸引近500人報名,也吸引了超千名游客“打卡”綜合體。
“觀山門田園綜合體的落地運營,不僅精準補上了現代服務業發展‘短板’,更讓觀山村織就了一張一二三產業互促共生的高質量發展網絡。”跟著觀山村黨委書記吳克平的腳步走進村莊,這個工業產值常年占據所在街道四成以上份額的“工業強村”,正借著農旅融合的東風,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實現“顏值”與“內涵”雙提升,悄然完成從“工業味”到“田園風”的氣質蝶變。
近百家企業撐起工業“頂梁柱”
坐擁鳳凰山的觀山村,在20世紀80年代時“靠山吃山”,山間的礦石開采是村民們最熟悉的營生。然而,隨著采礦作業被逐漸叫停,村莊發展如何不“斷檔”?轉折始于2002年3月。在地理優勢并不突出的情況下,觀山村憑著一股“啃硬骨頭”的韌勁,咬牙創辦了東盟工業園區。這片占地1000畝的園區,成了村莊工業轉型的“第一塊基石”。
當時,在地理優勢并不明顯的小村莊里搞一個工業園區并不容易。“2016年,錫澄之間的一條大通道海港大道順利通車,這條大路從村中穿過,一下子就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”吳克平感慨。行走在東盟工業園園區內,企業一家挨著一家,其中不乏一批行業內的“精兵強將”:錦明工業機器人專注于玻璃制造環節的碼垛機器人;上市企業安科瑞擁有百余項核心專利,多年穩居工業級智能電控設備市場前列……
近百家企業在此集聚撐起了小村莊的工業“頂梁柱”。“這個是金灃海盛剛投用不久的新項目,主要是能源裝備的精密加工。”吳克平邊走邊說,觀山村在招商時堅持“高附加值、綠色環保”標準,從最初全村企業年開票僅2000多萬元的“蹣跚起步”,如今園區已實現“大步跨越”。去年,全村工業開票銷售約80億元,占街道總量的40%以上,年貢獻稅收超1億元。堅實的工業基礎給了村莊發展農文旅的底氣。
“小小桑葚”串起全產業鏈發展
工業的同時,觀山村還敏銳捕捉到特色農業的發展潛力。小小桑葚在這里被打造成串聯農業全產業鏈的“金果子”。在“觀山葚吉波波”采摘園內,園主宮永洪正忙著對桑葚樹進行修枝、除草。早在2015年,他就主動與省農科院攜手,打造出江陰首家集采摘、觀光、深加工于一體的果桑主題生態園,并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培育出10余個桑葚品種,年產量超150噸。
“看著簡單,其實每一步都離不開技術托底。”宮永洪直起身,指著園內的標牌介紹道。2019年,在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的技術支持下,他成功拿下省內唯一的“桑葉紅茶”生產許可證,順勢推出“桑吉波波”“觀山葚吉波波”兩大品牌,目前“桑葉紅茶”年銷量達2噸,“朋友圈里訂單不斷,迫不及待要擴大產能。”不遠處,2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農業設施用房已建成,投用后桑葉紅茶年產量將突破15噸。
采摘園內,桑果干、桑果飲料、桑黃保健品等衍生品琳瑯滿目,一條桑葚全產業鏈已然成形。而在觀山村內,桑葚產業帶來的“蝴蝶效應”正在持續發酵:去年,江陰首個國家級科技小院——江蘇江陰西瓜科技小院成功落地觀山村,如今已拓展到藍莓、草莓等多個品類的培育。觀山村正由一粒桑葚的“突圍”向著多元特色農業的“集群”邁進。
農文旅融合激活鄉村“新動能”
作為觀山門田園綜合體農業板塊核心的西瓜科技小院,正是觀山村布局農文旅融合的“先手棋”。“村里不能只有機器轟鳴,還得有田園風光、人間煙火。”這是吳克平的想法,也是土生土長的觀山村人、江陰觀山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高偉建的想法。一拍即合之下,2021年,綜合體的整體謀劃正式提上日程。改造的第一站,就選了鳳凰山腳下那片被窯廠破壞的地塊。
“坑坑洼洼做什么好呢?”江陰觀山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盛光回憶,依托坑洼地勢,團隊因地制宜將其改造成水上樂園,連同周邊區域形成210畝的核心文旅區,“這成了江陰首個點狀供地項目,不改變基本農田與林地性質,協調出10余畝建設用地穿插其間,守住了耕地紅線,也為文旅項目騰出空間。”為讓部分“受傷”的土地重煥生機,三年來,項目累計投入1000多噸有機肥改良土壤。
“做農文旅從不是跟風逐熱,而是真心想讓鄉村‘活’起來。”鄭盛光說,工業給了村子發展的底氣,但鄉村的根還在土地、在文化。明年,綜合體將推進第二期建設,在河邊拓展高品質蔬菜基地;第三期還計劃回到鳳凰山,打造森林拓展、高空巴士等項目,讓“田園”與“山野”聯動起來。據測算,項目營運達產后,每年可接待游客10萬-25萬人次,新增就業崗位150余個,帶動周邊村民人均年增收近1萬元。
來源:無錫日報
當前位置:













